欢迎您访问贵州君航素质教育学校,专注青少年成长教育!
贵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贵州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

丰富的教育课程+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 感恩教育 行为矫正 特长培养 励志教育 德行教育

  • 1孩子入学,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,发掘问题根源,定制教学方案!

  • 2半封闭式军事化教育,改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,使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能力!

  • 3专业同步文化辅导,在改变自身行为习惯的同时,文化课程同步补习!

  • 4生活体验式教育,让学员亲身参加田间劳作,方知父母生活艰辛!

  • 5感恩辅好孩教育,让孩子学会感恩,用感恩之心去回报生活,回报父母!

孩子早恋怎么办-贵州问题少年学校
来源:   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29
一、先调家长心态:避免 3 个 “认知误区”,不把早恋当 “洪水猛兽”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后,第一反应是焦虑、指责,甚至强行干预,反而激化矛盾。首先要纠正对 “早恋” 的认知偏差:误区 1:认为 “早恋一定会影...

一、先调家长心态:避免 3 个 “认知误区”,不把早恋当 “洪水猛兽”

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后,第一反应是焦虑、指责,甚至强行干预,反而激化矛盾。首先要纠正对 “早恋” 的认知偏差:
  1. 误区 1:认为 “早恋一定会影响学习”

早恋与学习的关系,关键在于孩子能否平衡情感与学业。有些孩子会因对方的积极影响(如一起努力进步)提升成绩,而有些孩子因处理不好情感矛盾分心。家长不必预设 “早恋 = 成绩下滑”,而是关注孩子的状态变化(如是否熬夜聊天、上课走神),而非单纯否定情感本身。
  1. 误区 2:觉得 “孩子太小,不懂什么是爱”

青春期孩子的情感虽不成熟,却也是 “学习爱与被爱” 的重要体验 —— 他们在相处中学习关心他人、理解差异、处理矛盾,这些都是成长的重要一课。家长不必嘲讽 “你懂什么是爱”,而是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,再引导他理解 “健康的情感该是什么样”。
  1. 误区 3:用 “偷看日记、跟踪” 等方式监控孩子

这种行为会严重破坏孩子的信任,让孩子觉得 “家长不尊重我”,反而将情感转入地下,不再与家长沟通。正确做法是 “主动创造沟通机会”,让孩子愿意主动分享。

二、沟通:用 “温和提问” 代替 “质问指责”,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

与孩子聊 “早恋”,关键是营造 “安全、无压力” 的氛围,避免让孩

a0a516c7-4117-4fe2-888d-79038f28b3e3.jpg

子觉得 “家长是来批评我的”:

  1. 选对沟通时机,不搞 “突击谈话”

避开孩子学习紧张、情绪低落的时刻,选择轻松的场景(如散步、一起做家务、睡前聊天),自然切入话题。比如:“妈妈最近发现你总在跟一个同学聊天,你们是不是关系特别好呀?”—— 用 “关系好” 代替 “早恋”,减少孩子的防备心理。
  1. 多 “倾听”,少 “说教”,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

避免一开口就问 “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的?是不是经常一起出去玩?”(像 “审犯人”),而是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孩子表达:
    • “你觉得他 / 她身上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呀?是性格好,还是有什么特别的优点?”(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)

    • “跟他 / 她相处的时候,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?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不舒服的情况?”(关注孩子的相处状态)

聊天过程中,不随意打断,不急于评价(如不说 “他成绩不好,你别跟他走太近”),让孩子感受到 “家长在认真听我说话,不是来否定我的”。
  1. 坦诚分享 “家长的看法”,不搞 “单向灌输”

等孩子说完后,再温和表达家长的观点,比如:“妈妈 / 爸爸年轻时也有过特别欣赏的同学,所以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(共情)。不过妈妈觉得,现在你们都在上学,最重要的是一起进步 —— 比如你们可以约定‘上课认真听讲,放学一起讨论难题’,这样既不影响学习,也能好好相处(引导方向)。”
避免说 “你现在必须跟他 / 她断了联系”“再这样我就告诉你老师”,而是用 “建议” 代替 “命令”,让孩子感受到 “家长是在帮我,不是在控制我”。

三、引导:帮孩子树立 “健康情感观”,平衡情感与成长

沟通后,核心是引导孩子理解 “什么是健康的青春期情感”,避免因不成熟的相处方式受伤或影响成长:
  1. 明确 “边界感”:教孩子把握相处的 “度”

青春期孩子对 “亲密关系” 的边界认知模糊,家长需温和提醒,而非指责 “你不该跟他 / 她走太近”:
    • 关于相处场景:“你们可以在学校一起学习、参加集体活动,周末如果想见面,最好跟家长说一声,比如约在公园、图书馆这些公开场合,避免单独去对方家里或偏僻的地方,这样既能保证安全,也能让家长放心。”

    • 关于情感表达:“喜欢一个人可以表现为关心他 / 她,比如提醒对方天冷加衣、一起解决学习难题,但不用过早涉及‘送贵重礼物’‘每天熬夜聊天’这些事 —— 过度投入会占用学习和休息时间,反而会让关系变得有压力。”

  1. 用 “成长目标” 引导,帮孩子平衡情感与学业
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 “未来的规划”,将情感与成长结合:
    • 比如:“你说想跟他 / 她一起考 XX 高中,这是个特别好的目标!咱们可以一起制定学习计划,比如每天放学一起做 1 小时练习题,周末互相抽查知识点,这样既能一起进步,也能让这段关系更有意义。”

    • 若孩子因情感矛盾(如吵架、闹别扭)分心,不嘲讽 “早知道会这样”,而是引导他处理情绪:“现在觉得不开心很正常,咱们可以一起想想,问题出在哪?是沟通不够,还是对彼此的期待不一样?学会解决矛盾,也是这段关系能带给你的成长呀。”

  1. 关注 “孩子的情感需求”,填补 “情感空缺”

有些孩子早恋,是因为在家庭中缺乏关注(如家长忙于工作、亲子沟通少),转而从异性同学身上寻找情感寄托。家长需反思:是否最近陪孩子的时间少了?是否很少跟孩子聊 “心里话”?
可以主动增加 “高质量陪伴”,比如每天留 20 分钟听孩子讲学校的事,周末带孩子去做他喜欢的活动(如打球、看电影),让孩子感受到 “家庭里也能获得足够的关心和温暖”,减少对外部情感的过度依赖。

四、特殊情况应对:不回避 “风险问题”,提前做好引导

如果孩子的早恋行为已出现 “风险信号”(如偷偷约会到很晚、情绪波动极大影响学习、收到对方的不当要求),家长需及时介入,但仍以 “引导” 为主:
  1. 若孩子晚归或单独见面:不指责,先确认安全

比如孩子没说一声就跟同学出去玩到很晚,回家后不说 “你去哪了?是不是跟他 / 她约会了?”,而是先问 “你安全回来就好,刚才妈妈很担心你。以后如果要出去,提前跟我说一声,告诉我跟谁、去什么地方、大概几点回来,这样我就不用一直惦记了。”—— 先传递 “关心”,再强调 “规则”,孩子更易接受。
  1. 若孩子因情感问题情绪崩溃:先共情,再帮他梳理

比如孩子因对方 “不喜欢自己了” 而哭闹,不说 “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”,而是抱一抱孩子,说 “妈妈知道你现在特别难过,就像心爱的东西丢了一样(共情)。咱们可以一起想想,这段相处中你收获了什么?比如你学会了关心别人,也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,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呀(引导积极看待)。”
避免说 “我早就说过不要早恋”,这种 “事后诸葛亮” 的话会让孩子觉得 “你在看我笑话”,更难走出情绪低谷。

关键提醒:家长做好 “榜样”,传递健康情感观

孩子对 “情感” 的认知,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长的相处模式。如果家长之间互相尊重、关心,经常表达对彼此的认可(如 “爸爸今天加班辛苦了,我给你留了饭菜”),孩子会潜移默化地理解 “健康的亲密关系该是什么样”;反之,若家长经常争吵、冷战,孩子可能会从异性同学身上寻找 “被关心的感觉”。
总之,应对孩子早恋,核心是 “把孩子的情感当回事,不否定、不打压,而是帮他在青春期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成长”。当孩子感受到 “家长理解我、支持我”,他才会愿意接受引导,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,平衡好情感与学业,顺利度过这个特殊阶段。


阅读:6次
微信咨询

微信咨询

招生咨询

招生咨询

电话

微信

报名

顶部

左侧浮动图片